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被大明星父母寻回后 第69节 (第2/2页)
那些看似多余的感情戏,居然会全是伏笔!郭思思甚至开始懊悔,懊悔自己带着偏见,稍有不满就开始走神从而错过了许多细节。 原来真的不是单纯的爱情片,原来中途的蛰伏只为结尾时刻的惊艳。 影片已近尾声,郭思思居然又正襟危坐,唯恐又错过什么。 荧幕中,椿来决绝跃下火车,像一把刀稳准狠地刺进了她的心脏,将最初中弹那瞬的余韵彻底补足,彻底勾出她眼眶中的眼泪。 这个镜头充满爱恨,残忍又悲悯,她确信,文颖还做不到倪苏这种浑然天成的程度。 故事最后这样一彻底反转,戏眼重新回到陈烈身上。 可倪苏已经赋予了椿来生命,赋予了她更特殊的魅力,为椿来的悲剧命运增添了一抹荡气回肠。令得郭思思,在剧情反转之余,都还忍不住去回味椿来的一切。 这部戏的票房究竟如何她不知道,但她肯定:有关这部电影的讨论,一定会极其激烈。 影厅所有观众都和郭思思一样,不断回味反转,以为这就是全部。 却不料,荧幕上陡然开始播放彩蛋,于安告诉他们不止,惊喜还远不止于此。 画面里,警察推开了审讯室的大门。 然而,外面却不是警局,居然会是一家精神科医院。 另一个同事等在外面,见警察出来问他:“今天怎么样,他还是在讲k1719列车的那个故事吗?有没有挖到更多的信息?” 警察:“是,但这一次,她母亲椿来成了逃婚的少女,还被催眠分裂出次人格。” 同事:“阿风,你觉得是八岁的孩童陈烈受不了亲眼看见母亲被凌|辱,大受刺激当场杀了凶手,从而出现精神问题;还是,他精神状态自幼就有问题,其实……” 警察同事的话没有说话,荧幕里的声音便渐渐消散,而与此同时,镜头向警察的审讯记录推进。 特写镜头中,清晰可见审讯记录上面写着: 【遇害人1:椿来,死亡时间1992年5月20日 遇害人2/嫌疑人1:曾志强,死亡时间1992年5月20日 遇害人1儿子/嫌疑人2:陈烈】 在最后的彩蛋里,不仅司小雪成了椿来的附庸,椿来也非原来的椿来。 “仇人”早在当年悲剧发生的那天,就已死亡,暗示整个故事都是男主角的幻想或脱罪的谎言。 陈烈的确认识一个椿来,那是他早已遇害的母亲。 作者有话要说: 恭喜我们苏苏第一部 作品上映啦~ 本章发50个小红包庆祝=33= *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:糖醋年糕 1个;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:一张桌子 50瓶;篍、nydia、陈医生的小迷妹、百里灼华、酒未央、顾羽笙 10瓶;49487797 6瓶;水鹜连天、燕子 5瓶;南晚梨、阿阿田、云中凉秋、西苒、小煜、battle 1瓶; 非常感谢大家! 第44章 44 电影《春列1719》首映之夜, 除了主创团队以外,还有许多诸如郭思思这样的“影视博主”被邀请在列。 在影片结局反转时,首映影厅里的观众们,都因回味分析“陈烈视角”中所描述和椿来故事的细节伏笔, 而久久没有起身离席。 谁都没料到, 彩蛋里竟还藏着更劲爆的炸|弹! 这几乎是倾覆整个故事的设定,会给予人一瞬的惊艳与震撼, 但也会在随后引起更大的争议。毕竟, 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一整个故事, 都是一个疯狂少年臆想或为脱罪编造的谎言,这种天马行空的设定。 影厅的观众都不得不感叹,于安还是那个于安,细腻的镜头之中始终藏着大胆与冒险。 彩蛋的这个反转几乎是给影厅的人施了定身咒, 片尾曲都已播放完毕, 整个影厅竟依旧无人起身!因为这刹那,他们讨论欲爆棚, 根本等不到回家上网发布倾诉, 必须要立刻同身边的人交流观后感。 别说这些观众了,就连倪苏这个当初看过全剧本的女主角,都被惊得久久无法回神。 她难以置信地看向父亲于安,她有很多的问题想要找他讨论, 以女主角和导演的身份。但此刻, 于安已经被一票人紧紧围了起来,看来,想要对导演给予反馈的人远不止她一个。 “路乘风,你知道这个彩蛋吗?”倪苏只好找身边最近的主创之一讨论。 彩蛋的整段戏,都是在主角们都已杀青后才补拍的, 路乘风知道的时间也并不比倪苏早多少。 这没什么好隐瞒的,他坦然:“”“于导出粗剪版时和我说过这个想法,但他那时还在犹豫用不用这版结局。” 看得出来,于安到最后都仍在踌躇,仍在考究取舍。因此,他虽没用这版结局,却仍令其以彩蛋的形式出现。 真实或幻想,一切皆由观影的你决定。 路乘风见倪苏神色复杂,不由问:“你不喜欢这个彩蛋吗?” “我不知道。”倪苏说,“老实说刚看完彩蛋的一瞬,我是非常震撼且惊艳的。但现在回过神来,我会忍不住去分析:这样的二度反转会不会有点刻意和故弄玄虚,如果一切都是虚幻,那前面的整整两个小时还有意义吗?但是——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