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九十六章 误会 (第1/2页)
结果王婶刚拿着红毛线回家,转头老老少少的妇人就得了消息上门,一一询问染色方面的问题。 等戚映欢承诺,一件花色的毛衣八十文收时,全村几乎有一半妇女参与到了这项赚钱大业中。 搞得不少女人整日闭门不出,铆足了劲儿编织。 就连李家牛车的生意也日渐冷清。 隔壁村的人相当纳闷,这天也不冷,小稻村的人怎么就开始猫冬了?平日里鸡毛蒜皮的八卦也没了观众,隔壁村的妇人们感觉这日子过得无聊透了。 最热闹的就属谢家,每天下午院子里人满为患。 妇人手上的动作不停,嘴上聊着最近的新鲜事。 “听说没,张翠家今天来亲戚了,看样子还挺有钱的。” “张翠,谁啊?” “赶牛车的李大海的婆娘啊,桃双桂双的娘。” “哦,她啊,原来她叫张翠啊,我还是头一次知道。上一次她不是找欢欢麻烦,还被她男人教训了吗?听说她最近一直没出过门。” “是啊是啊,没想到她还有个有钱的妹妹。” “我也看见了,那马车比上次赵县令家的马车都豪华。” 其中一个妇人突然把音量降低,低声细语道:“不过听说李婶她妹妹丈夫老早死了,现在带着一个儿子守寡呢。” “这又不是新鲜事。”另一个妇人啧啧啧道:“听说她那个儿子还是个遗腹子,不过她丈夫明明都死了一年,才生下孩子,我觉得这事肯定有猫腻。谁怀胎能怀十二个月?” “没准呢。欢欢上次讲的哪吒不就是怀了三年吗?” “那她儿子是哪吒吗?” “哈哈哈哈哈。”妇人们面面相窥,然后爆笑。 “诶,这事你咋知道啊?” “谁还没个亲戚住镇上啊?听说那张素整天打扮得花枝招展,一看就不是正经家的女人。你们最近可得把男人看紧了,免得着了道。” “多谢嫂子提醒。” “得了吧,她看不中我们这下乡下泥腿子,各位嫂嫂就放心吧。” 小稻村本来就是个小村子,有丁点小事不用半天就能传得满村子飞,李婶家的访客也在第一时间席卷了整个村子。就连许久不出门的李婶张翠也开始出来见人。 戚映欢只把这事当成了个八卦听,听过也就算了。 她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制作面霜和纯露上,为数不多的时间还要分给谢喻舟和苏杜若,这两人也不知道中了什么邪,一天到晚的给她找事。 谢喻舟好端端地居然要教她吟诗作对。 戚映欢哆哆嗦嗦地拒绝:“不、不用,你自己研究就好,别带上我,我没这个天赋。” “赵夫人不是邀请你去生辰宴吗?”谢喻舟用引诱的语气问:“万一途中哪位夫人提出作诗,你要如何?” 我说我不会不就成了吗? 戚映欢刚想这么回答,但话到嘴边却说不出口。 经过考虑,她已经答应赵夫人做她干女儿,这要是在宴会上说自己不会作诗,估计赵夫人和赵夕儿会有失颜面,哪怕赵夫人不在意,戚映欢也不愿意让人小瞧了去。 考虑到这一层,戚映欢老实了。 愁眉苦脸地往书房一坐,面色肃穆地说:“来吧,不就是吟诗作对吗!” 谢喻舟看着小姑娘的那苦大仇深的表情,哑然失笑,他用拳头捂住嘴,把快要溢出的笑阻挡。他从书架上抽出一本《声律启蒙》。 “云对